2024年11月,中山市委组织部、中山市“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”(下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起党建引领奋战“百千万工程”百日攻坚。即日起,南方+推出系列报道,聚焦党建引领社会力量推进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、农房风貌管控提升、“四小园”建设、绿化美化等工作,展现市镇村齐心“攻坚”强大合力。
废旧锌铁棚将摇身成为乡村打卡点、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改造成了便民的停车场、外墙斑驳的农房经过粉刷、装饰,成为了小农庄……这些乡村蝶变,发生在中山市阜沙镇。
11月初,中山市委组织部、中山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起党建引领奋战“百千万工程”百日攻坚。阜沙镇积极动员市、镇、村党员干部,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激发村民环境整改治理“主人翁”意识,投身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、农房风貌管控提升、“四小园”建设、绿化美化等工作,全面掀起行动热潮。
目前,全镇整改黑点超4000个,并全力抓好农房风貌管控,坚持“一村一策”“一房一方案”,加大力度抓好阜沙村、阜东村连片农房管控提升。如今,阜沙村已完成改造53户;阜东村已完成17户,余下的也将于近期完成改造。
在阜沙村,100多亩的稻田,在蓝天下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。稻田里,有咖啡店、“爱情港湾”等游客常去的热门打卡点。但在马路对面,却有长约30米的围挡,堆放了各种杂物,与旁边的环境格格不入。
“村里正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,作为村里的一员,我也应该出一份力。”看着眼前的场景,想起每天穿着红马甲为村容村貌提升忙碌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,村民梁兆松下定了决心:拆掉围挡,投入约50万元建设商业建筑,用于经营轻餐饮等,为美丽乡村经济助力。
梁兆松的想法与阜沙村党委的想法一拍即合。在双方合力下,仅一天的时间,围挡就被拆除,杂物被全部清理;空地上,挖掘机当即开展作业,进展十分迅速。
阜沙村党委副书记林建标(左)与村民梁兆松(右)讨论围挡清拆后的建设情况。 南方+ 廖冰莹 摄
梁兆松坦言,自己的决心来源于党员干部。连日来,阜沙村里,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清理杂草、垃圾、破旧窝棚等,展现出了积极响应的态度与全力担当的精神。看到这样的场景,众多群众主动加入、热情参与,亲身参与到各项工作的实践中,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。
想到自己承租土地里的围挡影响村容村貌,梁兆松便积极努力配合村委会工作,主动清拆长约30米的围挡。围挡拆除后,原本被遮挡的视线变得开阔起来,后续将谋划经营轻餐饮。
“我准备出租,奶茶店等轻餐饮都可以入驻。我女儿大学专业学的是陶艺,我也想留一个位置给女儿,看能否经营一家陶艺店。”梁兆松笑着提起未来的规划,“等这里建成了,欢迎过来喝一杯咖啡。”
自11月起,阜沙镇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建引领“百千万工程”百日攻坚的部署要求,迅速掀起行动热潮。全镇8村1居迅速召开党员大会、村(居)民代表大会等,号召党员干部热情参加攻坚行动,同时,每周制定行动方案,明确任务安排,市、镇、村党员干部合力攻坚,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、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。
“梁兆松的案例正是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合力奋战‘百千万工程’的生动实践。”阜沙村党委副书记林建标表示,阜沙村党委制定“先易后难、重点突破、逐步深入、整体推进”的“四步”工作法,充分发动驻村人员、党员干部、村民小组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村民志愿者等共计856人次参与全域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整治提升,营造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。目前,阜沙村排查整治卫生环境黑点436处,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效果提升。
站在百亩稻田旁,林建标指着附近建设好的连片小菜园,介绍阜沙村党委建设连片“四小园”,打造家门口“微幸福”的有效措施。“我们开展党员志愿活动,对稻田景观内的杂草、垃圾、破旧窝棚等进行彻底清理,清拆稻田景观片区90米铁质围挡,并在原围挡位置建设花基,因地制宜建设连片小菜园和小花园。”林建标表示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也遇到了不少难题。
破旧窝棚等严重影响村容村貌,但林建标和其他党员干部提出清拆意见时,却遭到了少数村民的反对。“一次谈不成,就再去一次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”林建标表示,为了说服稻田旁一户村民拆除废旧锌铁棚,他和其他党员干部带着实施工程的方案前去沟通。当设计的具体方案摆在该村民眼前时,村民被清拆后重新粉刷、变得温馨干净的农房新貌所吸引,同意了实施工程的方案。如今,那里的废旧锌铁棚已被拆除,乱堆乱放的砖头等杂物均被清理,已开始步入整修状态。
据悉,阜沙镇坚决发扬依靠群众、团结群众的优良传统,结合“入镇下村”行动,党员干部逐家逐户走访联系群众,积极宣传“百千万工程”政策要求,累计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超8000人次参与攻坚行动。此外,该镇紧密联系企业家、港澳乡亲等,推动各界力量热情参加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村建设,今年以来,已链接约800万元社会资金支持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在阜东村万阜三街上,有这样三处特别的停车场,它们位于村民房屋之间,相隔不远。每个停车场仅一排,约10个车位,整齐划一,但车位比一般车位长很多,主要供大型货车停放。
阜东村党总支委员、村委会委员吴倩婷介绍,该村停车问题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大难题。该村附近有两大工业园区,还有一些工厂,不少村民从事运输行业,许多货车进村停放车辆困难。“以前,货车大多随意停放在路边。严重阻挡过往车辆或行人视线,造成一定安全风险隐患。”吴倩婷表示,村里发现万阜三街有部分地块杂草丛生,村民用简单的围挡将空地围起来,闲置地块既没有正真获得有效利用,也极度影响村貌。
为此,阜东村在全村范围内持续推行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行动,对村民进行走访,宣传动员村民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村创建工作,使其从思想上形成自己家园“自己建、自己管、自己美”的行动共识,自愿腾出地块用于建设停车场,持续优化改善村容村貌。
“这地块是我的,你们改成停车场后会不会就不属于我的了?”一开始,有的村民提出反对意见。每处地块,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其他党员干部平均上门沟通至少5次,才终于获得村民的理解,完成了整改。
吴倩婷笑着说:“现在,村里货车有了停放处,安全风险隐患少了,村容村貌提升了,大家的幸福感也增强了。”
据悉,阜沙镇将持续深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改治理,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热情参加,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典型镇村各项创建任务。